近日安慶師范大學公布了2023年普通專升本擬招生方案,我們知曉了該校的招生專業(yè)和考試科目,但很多同學想知道小學教育專業(yè)考試大綱是什么,根據(jù)院校發(fā)布的專業(yè)課考試說明文檔可以了解到2023年考試大綱,備考科目1《教育學》的同學趕快一起來看看吧~
一、考試范圍與內(nèi)容
本綱要規(guī)定的考試范圍和內(nèi)容主要包括:教育與教育學、教育功能、教育目的、教育制度、教師與學生、課程、課堂教學、學校教育與學生生活、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、學生評價、教師的教育研究、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等十二個部分??荚囋诳疾榛局R、基本理論的基礎(chǔ)上,注重考查考生運用教育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主要參考教材如下:
《教育學基礎(chǔ)》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(lián)合編寫,北京:教育科學出版社,2014 年,第 3 版.
二、考試目標與水平層次
本綱要確定的考試目標由知識與技能要點、考試條目和考試水平三部分組成。“知識與技能要點”考查考生應(yīng)知應(yīng)會的基礎(chǔ)知識和基本技能;“考試條目”是“知識與技能要點”內(nèi)容的細化;“考試水平” 是具體確定所考查的應(yīng)知應(yīng)會的知識和技能的考查層次。
本綱要的考試水平分為四個層次:A(識記)、B(理解)、C(掌握)、D(綜合運用)。每一較高層次同時包含其較低層次的考試水平。其具體含義為:
A(識記):主要考查考生對課程基礎(chǔ)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水平。要求考生能正確地辨別、再認或再現(xiàn)相應(yīng)的基礎(chǔ)知識,即在記憶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學習成果。
B(理解):主要考查考生對課程基礎(chǔ)知識的理解程度。要求考生在“識記”的基礎(chǔ)上,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確切含義以及與其相關(guān)知識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。
C(掌握):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課程基礎(chǔ)知識、重要原理的初步運用能力。要求考生在“理解”的基礎(chǔ)上,用所學過的知識、原理及方法解決新情況下出現(xiàn)的簡單問題。
D(綜合運用):主要考查考生對所學課程基礎(chǔ)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。要求考生在“掌握”的基礎(chǔ)上,具有系統(tǒng)的、靈活的、較強的綜合應(yīng)用能力。
三、考試內(nèi)容
(一)教育與教育學
知識與技能要點 | 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
A | B | C | D | ||
教育與教育學的性質(zhì) | 1. 教育、教育學的定義
2. 教育學的性質(zhì) |
√ | √ | ||
教育學的學習方法以
及教育學產(chǎn)生的歷史 | 1. 教育學的學習方法
2. 教育學的發(fā)展歷史 | √
√ |
√ |
(二)教育功能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育的社會功能 | 1. 教育與社會發(fā)展的關(guān)系
2. 當代社會發(fā)展對教育的需求與挑戰(zhàn) |
√ | √ | ||
教育的個體功能 | 教育與人的發(fā)展的關(guān)系 | √ |
(三)教育目的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育目的 | 1. 教育目的的內(nèi)涵
2. 教育目的的分類 |
√ | √ | ||
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| 1. 幾種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2. 確立教育目的價值取向時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 | √ |
√ | ||
我國的教育目的 | 1. 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實質(zhì)
2. 新時期教育的任務(wù)與目標
3. 全面發(fā)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|
√ |
√ | √ |
(四)教育制度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育制度的含義及類型 | 1. 教育制度的內(nèi)涵
2. 教育制度的基本類型
3. 學校教育制度的發(fā)展歷程 | √ | |||
√ | √ |
教育制度的發(fā)展趨勢 | 1. 現(xiàn)代學制的基本類型
2. 現(xiàn)代學制改革與發(fā)展的趨勢 |
√ | √ |
(五)課程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課程的含義 | 課程的概念 | √ | |||
課程的類型 | 1. 課程的類型
2. 課程理論流派 | √ |
√ | ||
課程改革發(fā)展趨勢 | 基礎(chǔ)教育課程改革 | √ |
(六)教師與學生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師的素質(zhì) | 1. 教師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
2. 教師的專業(yè)發(fā)展 |
√ | √ | ||
學生的特點 | 1. 學生的教育地位
2. 學生的特點 | √ |
√ | ||
良好師生關(guān)系 | 1. 良好師生關(guān)系的作用
2. 良好師生關(guān)系的建立方法 | √ |
√ |
(七)課堂教學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學過程 | 1. 教學的含義
2. 教學過程的規(guī)律、原則、內(nèi)容 | √
√ |
√ | ||
教學設(shè)計模式 | 1. 課堂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
2. 主要的幾種教學模式 |
√ | √ | ||
教學策略 | 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和運用技巧 | √ |
(八)學校教育與學生生活
知識與技能要點 | 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
A | B | C | D | ||
生活教育、學校教育
的含義 | 1. 生活教育、學校教育的含義
2. 教育與生活之間的關(guān)系 | √
√ | |||
生活教育的相關(guān)理論 | 幾種生活教育理論 | √ | |||
重要他人的含義 | 重要他人的概念
失范行為的各種理論 |
√ | √ |
(九)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
內(nèi)容 | 1. 班主任工作的意義
2. 班主任工作的內(nèi)容 | √ |
√ | ||
班集體建設(shè)的方法 | 1. 班集體對學生的作用
2. 班集體建設(shè)的方法 | √ |
√ | ||
良好班集體的特點 | 1. 班集體的形成過程
2. 良好班集體的特點 | √ |
√ |
(十)學生評價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學生評價的含義 | 1. 學生評價的含義
2. 學生評價的基本內(nèi)容 |
√ | √ | ||
學生評價的方法 | 1. 學生評價的意義
2. 學生評價的方法 | √ |
√ | ||
學生評價的類型 | 學生評價的類型 | √ |
(十一)教師的教育研究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師成為研究者需具
備的素養(yǎng) | 1. 教師教育研究的意義
2. 教師成為研究者需具備的素養(yǎng) | √
√ |
教師教育研究的特點 | 1. 教師開展教育研究的優(yōu)勢
2. 教育教育研究的特點 | √
√ | |||
教師教育研究的基本
方法 | 1. 行動研究
2. 教師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| √ |
√ |
(十二)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
知識與技能要點 |
考試條目 | 考試水平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
教育改革的含義 | 教育改革的含義
教育改革的意義 | √ |
√ | ||
教育改革的內(nèi)容 | 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內(nèi)容 | √ | |||
教育改革的趨勢 | 世界教育改革發(fā)展的趨勢 | √ |
四、考試形式和試卷結(jié)構(gòu)
1、考核形式
(1) 采用閉卷筆答方式。
(2) 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。
2、試卷結(jié)構(gòu)(命題時可依據(jù)具體情況在 10%的比例內(nèi)增減)
(1) 按知識點分
序號 | 知識章節(jié) | 百分比 |
1 |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| 5% |
2 | 第二章 教育功能 | 10% |
3 | 第三章 教育目的 | 15% |
4 | 第四章 教育制度 | 10% |
5 | 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| 10% |
6 | 第六章 課程 | 10% |
7 | 第七章 課堂教學 | 10% |
8 | 第八章 學校教育與學生生活 | 8% |
9 | 第九章 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 | 10% |
10 | 第十章 學生評價 | 7% |
11 | 第十一章 教師的教育研究 | 2% |
12 | 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 | 3% |
(2) 按考試水平分
考試水平 | A | B | C | D |
百分比 | 30% | 30% | 30% | 10% |
(3) 按考試題型分
題型 | 單項選擇題 | 判斷題 | 名詞解釋題 | 簡答題 | 論述題 |
百分比 | 30% | 10% | 20% | 20% | 20% |
備注:簡答題只寫要點,不必解釋;論述題要求既要有要點,又要有分析論述。
以上資料來自小編個人整理匯總,僅供同學們參考,具體參考書目和考試大綱以院校最新公布信息為準!希望同學們在新的一年中好好復習,突破自我,專升本成功~2023年安徽專升本的同學,如果有專升本相關(guān)疑惑或者需要學習上的幫助,可以在文末留下你的聯(lián)系方式,我們將竭盡為你服務(wù)~